山西聚贤中医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

0358—6729882

康养中心—医养结合

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

发表时间:2024-01-18 08:48

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量减少,骨密度减少,骨组织微结构破坏,最后导致骨脆性增加,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,并且给老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生活负担。据统计,在中国约有9000万名骨质疏松患者,每年治疗经费达150亿元人民币。有关专家预测,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超过2.1亿骨质疏松症患者。

(一)研究显示膳食因素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

1.高脂饮食:高脂饮食模式会增加髋部骨折的危险性。国外专家在欧洲8个国家开展了一项队列研究发现,在9年跟踪随访中,监测地中海饮食的人群发生髋部骨折的几率比普通人群低7%,其中在年龄>60岁的男性中尤为明显。另一项针对220名希腊妇女(36-60岁)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中较高的鱼类、橄榄油和较低的红肉食用量与腰椎部的骨密度值呈正相关,提示地中海饮食模式对于成年女性骨骼健康存在潜在性的保护作用。

2.高钠饮食、大量饮酒和咖啡均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。中国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饮食钠可提高尿钙的排泄量。肾脏每排出2.3g钠,同时会带走20-40mg的钙。

3.蛋白质:蛋白质对骨骼健康有双重作用。一方面,骨基质主要由胶原蛋白构成,蛋白质摄入量影响生长激素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-1的合成和分泌,影响骨基质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,所以饮食中蛋白质缺乏,影响钙吸收、肌肉质量和强度。另一方面较高的蛋白质摄入会促进钙的排泄。

(二)预防和营养治疗

1.加强营养,均衡膳食:摄入富含钙、低盐和适量蛋白质(成人摄入量1g~1.2g/kg.d)、以及各种维生素、矿物质的均衡膳食。富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海带、芝麻酱、深色蔬菜等,特殊人群需要补充钙制剂。

2.充足日照:补充维生素D。

3.对于高危人群,要注意筛查: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是双能CT。

4.规律运动和体力活动:运动有助于骨小梁重构和钙沉积,增加骨密度。另外运动和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的敏捷性、肌肉的质量和力量、身体的稳定性及平衡能力等,有助于减少跌倒的风险。活动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。

5.戒烟。

6.限酒。

7.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以及大量咖啡。